"簡易包裝的附加值不如過度包裝,玻璃瓶生產廠家出于為博消費者眼球,不斷推出奢華包裝,導致產品難以'瘦身'."
同時,消費者好面子的思想嚴重,送禮追求精美包裝、高價格商品,也助推了過度包裝現象的出現。
徐州玻璃瓶廠表示,政策、標準的不完善也是過度包裝現象不能徹底禁止的原因之一。
在《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-食品和化妝品》強制性國家標準中規定:包裝層數3層以下,空隙率不大于60%,包裝成本不超銷售價20%.
"由于現在的廠商在設計制造產品時,并未在包裝盒外明確標注出內含物品的大小、包裝材質,由誰來執行標準、如何執行,仍存疑問。"董金獅說。
同時,只完善了食品和化妝品領域的相關標準,未涉及藥品、保健品等其他領域,甚至一些行業并無標準,也是過度包裝現象不能徹底遏制的原因。
玻璃瓶廠表示,由于標準只對食品及化妝品提出了要求,對保健品等其他行業存在的過度包裝現象并未作出明文規定。對于包裝行業,當務之急是要提要求、定標準,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去規范。
治理過度包裝,還應將源頭治理和末端治理相結合,既要限制過度,又要做好回收利用,都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。同時,他建議企業在面對市場競爭時,應花大功夫在玻璃瓶質量上,而非單純追求標新立異。